【葉文舉】張南軒的《詩經》研討及其詩學聊包養網主張

作者:

分類:

張南軒的《詩經》研討及其詩學主張包養留言板

作者:葉文舉(安徽師范年夜學文學院副傳授)

來源:原載于《文雅:張栻、儒學與家國建構》,周景耀主編,光亮日報出書社2016年5月版

時間: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九日庚子

          耶穌2017年7月12日

  

張栻對《詩經》的研討沒有象他對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研討那樣留下一部專門的著作,不過仍有大批解讀《詩經》的文字交叉在他的著作之中,值得我們往爬梳、收拾。總體而言,張栻《詩經》研討的態度是比較實事求是的,他能夠從《詩經》的實際情況出發,而不完整是從理學的內涵進行闡述。而由其《詩經》研討所延長出來對其詩學思惟的剖析,能夠讓我甜心花園們看到理學家文學思惟的豐富性與復雜性。

 

一、“學《詩》則有以興起其性格之正”

 

《論語·子路篇》載:“子曰:‘誦詩三百,授之以政,不達;使于四方,不克不及專對,雖多,亦奚以為?包養留言板’”對此,張栻懂得道:

 

情面事理,皆具于《三百篇》之中,故誦之而可以達政。三百篇皆易其心而后語,得其所以言者也,故誦之而可以專對。若誦《詩》矣,而于此二者無得焉,則是誦言而忘味者也。[1]

 

張栻認為《詩經》最主要的意義是它內含“情面事理”,正因這包養ptt般,誦讀《詩經》,就能夠清楚到當時政教的情況。甜心寶貝包養網進而言之,張栻認為《詩經》的作者是站在“情面事理”的立場上來歌詠的,而“情面事理”是人們廣泛所共有的,所以《詩經》的語言當然是可以用來出使專對的,能夠為對方所識知,並且《詩經》中所包括的“情面事理”是出于“性格之正”的,那么張栻所謂“性格之正”的內涵是什么?《論語》載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樂而不淫,哀而不樂’”,張栻曾從理學的高度解讀道:

 

哀樂,情之為也,而其理具于性。樂而至于淫,哀而至于傷,則是情之流而性之汩矣。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,發不踰,則性格之正也,非養之有素者其能然乎?《關雎》之詩,樂得淑女以配正人,至于鐘鼓樂之,琴瑟友之,所謂樂而不淫也;哀窈窕,思賢才,至于寤寐思服,展轉反側,所謂哀而不傷也。玩其辭義者,可不深體于性格之際乎?[2]

 

所謂“性格之正”,一言以蔽之,就是不要過于放縱本身的包養甜心網情性而不加節制,也就是理學家們所配合尊奉的“思無邪”的主旨。張栻幾回再三說道:“至于世衰道微之時,而流澤之在人心,不成以壅遏。故《詩》三百篇,發乎情,止乎禮義者,圣人猶有取云爾”[3],“《詩》三百篇,美惡怨刺雖有分歧,而其言之發,皆出于惻怛之私心,而非有他也,故‘思無邪’一語可以蔽之。學者學夫《詩》,則有以識夫性格之正矣。然學《詩》者非平心易氣、反復涵泳之,則亦莫能通其旨也”。[4] “《詩》三百篇,夫子所取,以其本于情性之正罷了,所謂‘思無邪’也。”[5]故而,張栻主張人們應該接收《詩》學的教導,這對于情性的培養是有裨益的,《雷州學記》云:

 

故自其幼則使之從事于灑掃應對進退之間,以固其肌膚,而束其筋骸,又使之誦《詩》、讀《書》、講禮、習樂、以涵泳其情性,而興發于義理。[6]

 

當然情性的涵泳,最終安身點還是在于“義理”,其焦點依然是儒家的教化思惟。在《寄呂伯恭》一信中,張栻指出:“觀《魯論》中教人以短期包養詩為先,蓋興起情性,使人深篤于人倫之際,學者須是先教存忠誠之心也。”[7包養一個月價錢]在解讀《論語·泰伯篇》“子曰:‘興于《詩》、立于包養網評價禮,成于樂”時說:“此學之序也。學《詩》則有以興起其性格之正,學之所先也。”[8]在對《論語·八佾篇》“繪事后素”的解說上,我們同樣能夠充足地感觸感染到這一點:

 

凡禮之生,生于質也,無其質則禮安短期包養從施?素雖待于絢,然素所以有絢也。無其質則何絢之有?曰:“繪事后素”者,謂質為之先,而文在后也。子夏于此知禮之為后,可謂能默會之于語言之外矣。故夫子有“起予”之言。子夏在圣門“文學”之科,而其所得蓋這般,可謂知本矣。子貢、子夏或有所興起,而得之于《詩》,或誦《詩》而有以感發吾之至意,皆善為《詩》者也。[9]

 

對《詩》能夠有所興起,感發出“至意”,也就是“義理”,則是讀《詩》的最年夜收獲。

 

二、“其事異故其情異,其情異故其辭異”

 

張栻遭到《孟子》有名的“故說《詩》者不以文害辭,不以辭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為得之”說詩法的影響,認為《詩經》中的詩篇之所以呈現了分歧的面孔,與詩歌描寫的事況、感情有著親密的關系。故而張栻主張,閱讀詩歌應該根據分歧的佈景加以解讀,他說:

 

于此非特可辯瞽瞍不為臣之事,蓋可以得讀詩之法也。夫“普天之下,難道王土;率土之濱,難道王臣”,此《北山》之篇,曰“勞于王事,而不得養怙恃”者之所作也。以為普天之下皆王土也,率土之濱皆王臣也,何獨使已勞包養一個月于外,而獨不得養怙恃乎?而咸丘蒙遽引以證全國無非臣,則瞽瞍亦當為臣,何其掉詩人之旨也?故孟子遂為言說《詩》之法。文者,錯綜其語以成辭者也。以文害辭,謂泥于文而掉其立辭之本也。以辭害意,謂執其辭而迷其本意之地點也,故必貴于以意逆志。“以意逆志”者,謂以其意之見于辭者,而逆夫其志之存于中者,這般則其甜心花園年夜指可得也。如《云漢》之詩所謂“周余百姓,靡有孑遺”者,蓋宣王憂平易近之切,以為旱既太過,若猶未已,則周余百姓,將無有孑遺矣。若以辭害意,則謂周果無遺平易近,可乎?孟子既辯咸丘蒙說詩之非,于是言舜所以事瞽瞍者以告之。夫逆子之心,莫不以尊親為至也;而尊親之至,有過于全國養者乎?是所謂尊之至,此舜之孝思所以為全國萬世之則也。然則皇帝固為全國尊矣,而皇帝之父又皇帝之所當尊,此太極之所以為一,古今之通義也。然則謂瞽瞍之為臣,不亦悖于理之甚乎?雖然,語所謂“大德之士,君不得而臣,父不得而子”,則亦固有說矣。以舜之事論之,父之詔子,蓋常理也。今以瞽瞍之頑,舜盡子道,至于至誠感神,而瞽亦允若焉,是感格之端,乃在于舜。所以變化瞽瞍之氣質者舜也,斯謂之父不得而子則可矣。古之人君蓋有受教于其臣以成其德者,如太甲之于伊尹,成王之于周公,謂之君不得而臣亦可也。蓋在子知盡事父之道罷了,在臣知盡事君之道罷了,而自后世觀之,則見其有不得而臣、不得而子者焉,故云爾也。[10]

 

張栻認為,因為詩文是“錯綜其語”,對言辭進行了加工,故而我們不克不及執著于文字的表象,[11]掉往了“立辭之本”,所以他批準孟子“以意逆志”的解讀方式。目標是盼望讀者能夠透過文字的表象,看到詩歌中的志意地點。[12]張栻對《孟子》關于《云漢》解說的懂得,顯然融進包養合約了“以意逆志”的精力。

 

張栻的這一思惟在對孟子《小弁》和《凱風》說的解讀中獲得了進一個步驟的發揮,他說:

 

《傳》曰:“仁人不過乎物,逆子不過乎物。”物者,實然之理也。不以此苦衷其親者,不得為逆子。《小弁》之作,本于幽王惑褒姒而黜申后,于是廢太子宜臼,太子之傅作是詩,述太子之意云耳。家國之念深,故其憂苦;父子之情切,故其辭哀。曰“何辜于天,我罪伊何?”此與年夜舜號泣于旻天批準,故曰:“《小弁》之怨,親親也;親親,仁也。”其怨慕乃所以為親親;親包養故事親,仁之道也,故引關弓之疏戚為喻,以見其為親親者焉。若夫《凱風》之作,則以母氏不安于室罷了。七子引罪自責,以為使母之不安,則已之故。其曰“母氏圣善,我無令人”,又曰“有子七人,母氏勞苦”,又曰“有子七人,莫慰母心”,辭氣不迫,蓋與《小弁》異也。其事異故其情異,其情異故其辭異。當《小弁》之事,而怨慕不形,則其淡然而不知者也;當《凱風》之事,而遽形于怨,則是激于情而莫遏也。此則皆為掉親親之義而賊夫仁矣。故曰“親之過年夜而不怨,是愈疏也;親之過小而怨,是不成磯也”,而皆以不孝斷之,蓋皆為過乎物,非所以事乎親者也。于是舉舜之孝以為法焉。舜以此事親者也,終身安乎天理,而無一毫之間。人樂之、好色、富貴,皆缺乏以解憂,惟親之慕罷了。曰“五十而慕”,以見其至誠不息,終身于此,此萬世之準的也。高子徒見《小弁》之怨,遂以為君子之詩,不即其事而體其親親之心,亦可謂固矣。雖然,怨一也,由《小弁》之所存則為天理,由高子之所見則為人欲,不成以不察也。[13]

 

高子解詩是膠漆于文字的表象,他看到《小弁》詩含“怨”意,故而高子認為《小弁》是“君子之詩”。張栻以他對“以意逆志”的懂得,認為高子實際上是沒有透過文字的表象,窺測到詩歌所內含的旨意。在張栻看來,《小弁》表達的是“親親”的逆子之義,只不過所親之事甚年夜,關涉到“家國之念”,故而所表現出的感情水平較為強烈,為了充足說明這一點,孟子以《凱風》作為參照,與《小弁》之詩進行了對比。張栻認為《凱風》所表達的親親之事,只不過是一個家庭內部的工作,所謂“七子引罪自責,以為使母之不安,則已之故。”所以它并沒有表現出《小弁》詩之“怨”意,因此顯得“辭氣不台灣包養網迫”。是以張栻在“以意逆志”的基礎上,提出了更為通脫的解詩方式,“其事異故其情異,其情異故其辭異”。張栻還和他的理學觀念聯系在一路,認為舜以孝侍親,是“終身安乎天理,而無一毫之間”,故而張栻進一個步驟加以了發揮,高叟解詩只是看到此中所表現的“人欲”,而未見此中所存之“天理”。張栻“其事異故其情異,其情異故其辭異”的《詩經》解讀理念,無疑更合適《詩經》詩歌產生時的實際情況。

   

三、理學思惟對《詩經》研討的滲透

 

張栻畢竟是一個理學家,理學的滲透當屬道理之中。是以張栻在解讀《詩經》的過程中,時常借其來闡發本身的理學思惟。如上文張栻在《北山》的解讀中就聯系到“太極”的問題,張栻認為《北山》的說法沒有錯,因為舜懷有逆子之心,尊奉雙親是他應該做的工作,不過舜同時又是皇帝之尊,故而舜身為榜樣的行為天然會成為全國效仿的法則,在這里張栻有興趣識地和他“太極”的理學思惟聯系在一路,他將舜的行為上升到哲學的本體層次,所謂“此太極之所以為一,古今之通義也”包養故事。在“太極”的問題上,張栻是主張“太極”為本的,也是最高的范疇。他曾說:“某妄意以為太極所以形性之妙也,……若只曰性而不曰太極,則只往未發上認之,不見功用,曰太極則性之妙都見矣。體用一源,顯微無間,其太極之藴歟!所謂‘太極六合之性’,語意亦未圓,不若云六合亦形而下者,一本于太極。”[14]“這與程、朱關于‘太極即理’的觀點是分歧的,歸根究竟,依然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。”[15]關于舜的這樣一件工作,正好印證了張栻“太極”的理學觀點。后來張栻在解讀《孟子》“頌其詩,讀其書,不知其人,可乎?是以論其世也”時所說“夫世有先后,理無古今”,[16]大略也具有這一哲學意味。

 

張栻又曾將其“居敬主一”的思惟[17]滲透到他的《詩經》闡釋中往,他在解讀《論語·陽貨篇》:“子曰:‘小子何莫學夫《詩》?《詩》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,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。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。’”時說道:

 

興謂興己之善;觀謂觀人之志,戰爭而無邪,故可以群;親切而不傷,故可以怨,溫柔敦樸,深篤乎人倫之際,故邇可以事父,遠可以事君,而又可以多識鳥獸草木之名。是則《詩》其可以不學乎?張子曰:“止言事父、事君,舉其重者言之也。[18]

從張栻的解說明顯可以看到儒家“詩言志”思惟以及“溫柔敦樸”詩教的影子。《詩經》的“無邪”、雅正,正好與張栻的“居敬主一”的思惟相契合。

 

四、對《詩經》文學性的認識

 

張栻曾為孝宗天子專門講解過《詩經》,《張栻選集》名之曰《經筵講義》,[19]雖然總體上而言,沒有幾多新意,基礎上是沿襲了《毛詩序》的思惟,如他說:“《二南》之詩,圣人示萬世以制治之根源,乃三百六篇之綱要,如易之首《乾》《坤》然。”[20]但此中接觸到《詩經》一些藝術描寫的評析,依然值得賞玩。如他說《周南·葛覃》,“一章思夫在怙恃之時,方春葛延蔓于中谷,維葉萋萋然其始茂也;黃鳥聚于麗木,其鳴喈喈然其甚和也。誦此章,則一時景物如接吾線人中矣。”[21]深入體會到了《詩經》寫景的生包養俱樂部動性。

 

張栻能夠留意到《詩經》比興的文學意味,如他曾說:

 

振鷺取其潔,亦謂其翔而后集。愚按《詩》本喻有客之容,余皆推廣爾。[22]

 

張栻所說的詩歌是指《周頌·振鷺》,詩云:“振鷺于飛,于彼西雝。我客戾止,亦有斯容。”詩篇開頭兩句是以展翅飛翔的潔白鷺鳥歡快地湊集在一路為發端,惹起后面兩句,實際上是把主人與白鷺相類比,借以說明主人文雅的儀態,詩歌顯得明快、活潑。張栻能夠根據《詩》的本意對其比興的內涵做出很是恰當的文學性解釋。

 

五、“學者之詩”與“詩人之詩”

 

廣義上說,張栻的《詩經》研討當然應該包括在張栻的詩學思惟內,但由于《詩經》作為儒家經典的特別性,筆者把張栻的《詩經》研討單獨作為一個專題進行了討論。此處所論重要是針對張栻的詩歌創作思惟而言。

 

元人盛如梓曾記載過這樣一件工作:

 

有以詩集呈南軒師長教師,師長教師曰:“詩人之詩也。惋惜不由品味。”或問其故,曰:“非學者之詩,學者詩讀著似質,卻有無限味道,涵泳愈久,愈覺深長。”又曰:“詩者,紀一時之實,只需據面前實說,古詩皆是道當時實事,古人做詩多愛裝這言語,只需斗好,卻不思一語不實,即是欺。這下面欺,將何往不欺。”[23]

 

張栻提出了“詩人之詩”與“學者之詩”兩種詩歌類型的問題。很明顯,張栻倡導的是“學者之詩”,而反對的是“詩人之詩”。在張栻看來,“詩人之詩”沒有幾多意味,所以不克不及令人回味,經不起讀者的斟酌。可是“學者之詩”則分歧,盡管看起來此類詩歌“似質”,不過人們涵詠此中,則令人覺得詩歌蘊躲著深意。張栻下文還提出了“古詩”與“今詩”的區別問題,恰是與“學者之詩”、“詩人之詩”的分類相對應。張栻所說“學者之詩”“似質”的特點,就是請求詩歌能夠“道當時實事”,“紀一時之實”,這也合適張栻尋求實理的文道觀請求。而“詩人之詩”創作的目標則是為了“斗好”,競相夸耀,徒作浮詞,“一語不實”,也就掉往了義理,忘失落了以“道”為本的作詩請求,顯然違背了張栻的“文道觀”。

 包養俱樂部

由此我們可以看出,遭到張栻理學思惟的影響,和其“文道”觀相分歧的是,張栻在包養甜心網詩歌創作上,起首強調的是“道”為上,“義理”為上。他在《答吳晦叔》的書信中曾談到了詩歌創作中對義理的琢磨問題:

 

包養情婦近季隨寄“勿齋”隸字并諸詩來,某報之以題榜既設,所冀顧名思義,惟日孜孜焉而后可,因見時警勵之幸也。再玩所為詩,語意固佳,但如“云潰窗涵月,春回木放花”,只說得克后意味,卻于“勿”處少力。觀顏子“請問其目”,而孔子所以告之者恰是告克已之目。顏子請事乎此,乃萬世標準,學者但當深告以“勿”字功夫,功夫到后,自會見得。若遽只說克后意味,又恐使之只貪想象包養價格之見,功夫滅裂耳。此亦不敢不告,非惟告人,在我所當謹也。[24]

 

張栻認為胡季隨的詩歌在“勿”字上缺乏功夫,就是說詩歌匱乏“持養”的義理,所以張栻認為,詩歌“語意固佳”,并不完整是贊美之意,潛在之意就是認為包養sd義理欠安,是含有微諷意味的。文中所引“云潰窗涵月,春回木放花”,今不見于《全宋詩》,全詩能夠已經亡佚,是以我們很難窺見詩歌的全貌。但就這兩句詩而言,寫得頗有興味,確實不難惹起人們對春天的無限聯想。張栻對此似乎有所擔心,“恐使之只貪想象之見,功夫滅裂耳。”假如對照張栻本身的詩歌分類,胡季隨的這首詩歌“一語不實,即是欺”,顯然是屬于“詩人之詩”,而不是“學者之詩”。

 

六、“不成直說破”、“婉而成章”的詩風尋求

 

由上文所討論“學者之詩”、“詩人之詩”的分類問題,我們不難看出,張栻是主張詩歌能夠禁得起品味,涵有“無限味道”的。這種請求反應在詩風上就是對婉約、蘊藉的尋求。《性理年夜全書》卷五十六曾記載了張栻關于詩歌創作認識的一些言論,他說:

 

作詩不成直說破,須如詩人婉而成章。《楚詞》最得詩人之意。如言“沅有芷兮澧有蘭,思令郎兮未敢言”,思是人也,而不言,則思之之意深,而不成以言語描述也。若說破若何思,若何思,則意味淺矣。[25]

 

張栻主張詩歌創作不克不及直接說破,這樣感情則過于直白,不難讓人一眼明之,所以詩歌創作要“婉而成章”,令人涵詠、回味此中。[26]說究竟,張栻還是認為詩歌貴在蘊藉。為了更明確地說明這一點,張栻還特別舉了屈原《九歌·湘君》的創作為例,說明思人不說破則意味深長的事理。張栻自己的良多詩歌也是這個詩風的很好注腳,宋人羅年夜經曾說:

 

張宣公《題南城》云:“坡頭看西山,秋意已如許。云影度江來,霏霏半空雨。”《東渚》云:“團團凌風桂,宛在水之東。月色穿林影,卻下碧波中。”《麗澤》云:“長哦《砍木》詩,佇立以看子。日暮飛鳥歸,門前長春水。”《濯清》云:“芙蓉豈欠好,濯濯清漣漪。采往不盈把,惆悵暮忘饑。”《西嶼》云:“系船西岸邊,幅巾自來往。島嶼花木深,蟬鳴不知處。”《采菱船》云:“散策下亭舸,水清魚可數。卻上采菱船,乘風過南浦。”六詩平庸簡遠,德人之言也。[27]

 

羅氏所引的六首詩歌讓我們認識到,張栻作為詩人的清遠之趣,不過詩人并沒有通過議論的方法直接表白這種興趣,而是通過一些景物的描寫,一些意象的刻畫,讓你往體會,當然也獲得了“不成直說破”、“婉而成章”的蘊藉藝術後果。

張栻的詩風尋求和他的理學精力是潛在相通的,張栻說:

 

來書猶不免難免欲速強迫之病。任重道遠,要須宏毅為先,循循有常,勿起求獲之意乃佳。理義固須玩索,然求之過當,反害于心。涵泳栽培,日以深摯,則玩索處天然無力也。勉之勉之![28]

 

張栻認為“義理”需求涵詠此中,玩味求索,方能得之,假如“求之過當”,急于求獲,反而會對心性有所迫害。“不成直說破”、“婉而成章”的詩風,就是請求我們能夠沉潛在詩歌之中,涵詠體會它的深意。從學術思惟上來說,這是張栻詩風尋求的最基礎緣由。是以張栻盼望行文時能夠具有優游從容之態。他在《答潘叔度》中寫道:

 

來書得以窺近日所存,甚幸,但以鄙見,尚恐不免難免于急切之病。……辭氣皆傷太急切。要當于勿忘、勿助長中優游涵泳之,乃無窮耳。[29]

 

辭氣太過急切則難以窺見“理”之本真,張栻給潘叔度的潛在建議是盼望潘氏能夠做到辭氣的從容不迫。

 

從學術淵源來看,以胡包養軟體宏、張栻為代表包養感情的湖湘學派承接了二程洛學的傳統,但重要遭到了程顥心學思惟原因的沾溉,是以湖湘學派很是重視探討心性的來源根基,以“性”為本,重視居敬修養。但他們同時不廢事功,強調由人性而及天道,留意在日用倫常中獲得“性”的本體。這一點在張栻的身上獲得了潛在地繼承,所謂“理必有其實而后有其文”,恰是這一繼承的鮮明反應。不過,乃師胡宏的文學思惟稍顯偏執,他反對文學的“文采”特徵,張栻對此則有所糾偏,他并不拋棄文辭,認為“文質偏勝,則事理不得此中”,重視“文辭”對事理表達的感化。但是,張栻在與朱熹的來往過程中,幾多遭到了后者的一些影響,特別是張栻不自覺地接收了朱熹“心統性格”、以心為體思惟的某些成分,對乃師以“性”為體的思惟有所修改,故而張栻提出了學《詩》可以“興起其性格之正”,這個思惟和朱熹等人有很年夜的相通之處。


 注釋:

 

[1] 張栻著,楊世文、王蓉貴校點:《論語解》卷七,《張栻選集》,長春出書社1999年版,第176頁。

[2] 《論語解》卷二,《張栻選集》第88-89頁。

[3] 《閫范序》,《南軒集》卷十四,《張栻選集》,第包養網dcard7包養犯法嗎49頁。

[4] 《論語解》卷一,《張栻選集》,第74-75頁。

[5] 《孟子說》卷六,《張栻選集》,第450頁。

[6] 《南軒集》卷九,《張栻選集》,第688-689頁。

[7] 《南軒集》卷二十五,《張栻選集》,第895頁。

[8] 《論語解》卷四,《張栻選集》,第131頁。

[9] 《論語解》卷二,《張栻選集》,第85頁。

[10] 《孟子說》卷五,《張栻選集》,第400-401頁。

[11] 《孟子說》卷五,《張栻選集》,第400-401頁。

[12] 張栻在解釋《孟子》“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”時說“謂夫盡信之無害,……,學者讀書,要當默會其理,若執辭以害意,則掉之遠矣。”(《孟子說》卷七,《張栻選集》,第495-496頁)說的也是“以意逆志”的這一層意思。

 

[13] 《孟子說》卷六,《張栻選集》,第449-450頁。

[14] 《答吳晦叔》,《南軒集》卷十九,《張栻選集》,第822頁。

[15] 侯外廬等主包養價格ptt編《宋明理學史》上卷,國民出書社1987年版,第323頁。

[16] 《孟子說》卷五,《張栻選集》,第4包養妹23頁。

[17] 張栻認為“修己之道,不越乎敬罷了”(《論語解》卷七,《張栻選集》,第174頁)“夫主一之謂敬,居敬則專而包養甜心不雜,序而不亂,常而不迫,其所行自簡也”(《論語解》卷三,《張栻選集》,第107頁),請求人們的行為舉止能夠遵守儒家的倫理品德標準,本質上就是請求人們能夠摒棄一切欲念,讓思惟趨向于純正專一。

[18] 《論語解》卷九,《張栻選集》,第218頁。

[19] 參見《張栻選集》,第665-668頁。

[20] 《經筵講義》,《南軒集》卷八,《張栻選集》,第665頁。

[21] 《經筵講義》,《南軒集》卷八,《張栻選集》,第665頁。

[2包養金額2] 《南軒集》補遺《語錄·詩類》,《張栻選集》,第1198頁。

[23] 盛如梓《庶齋老學叢談》卷中上,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。

[24] 《南軒集》卷十九,《張栻選集》,第826-827頁。

[25] 《南軒集》補遺,《張栻選集》,第1186頁。《南軒集》補遺《語錄·文章》云:“作詩不成直說破,須婉而成章”,與上文所引頗為相同,只是張栻的言語在分歧的文獻記載中略有分歧罷了。

[26] 孔穎達曾對“婉而成章”包養app注曰:“婉曲也,謂曲屈其辭,有所辟諱,以示年夜順而成篇章。”(孔穎達《年齡左傳正義》卷二十七,《十三經注疏》,浙江古籍出書社1987年版,第1913頁)這是從經學意義上所作的解釋。從語言上來說,“曲屈其辭”是其特點,是達到“婉而成章”的重要方法,是請求把詩歌的意思蘊藉、波折地表達出來。

[27] 羅年夜經《南軒六詩》,《鶴林玉露》甲編卷三,中華書局1983年版,第46頁。

[28] 《答呂子約》,《南軒集》卷二十五,《張栻選集》,第897頁。

[29] 《南軒集》卷二十七,《張栻選集》,第934頁。

 

 

責任編輯:柳君

 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