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地變身文藝小院,游客在福州市羅源縣鳳山鎮新亭天然村“新亭驛站”親身經歷園中游覽。
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
房前屋后,種瓜點豆。本年中心一號文件提出,引導農平易近發展適合家庭經營的產業項目,隨機應變發展天井經濟。
在福建的許多農家院落,老醋飄噴鼻、家禽成群、菌菇生長。天井內外做產業,閑置空間被盤活,閑暇時間可應用,“方寸地”也能成為增收致富的“聚寶盆”。
釀造老醋
150戶帶動全村增收千萬元
荔枝樹掩映著農家小樓,院子里醋缸成排。村平易近陳建安一家穿越其間,忙活不斷。
55歲的陳建安,家住福建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鋪下村。“永春老醋有歷史,滋味好。現在村里鼓勵自家釀醋,我也是捉住機會,回村里創業的。”陳建安說。
鋪下村以保存和發展家庭古法釀醋為特點,產業歷史可以上溯千年。作為永春縣培養發展天井經濟的重點村之一,近年來,鋪下村聚焦老醋產業,著力打造“鋪下醋村”brand,采取“公司帶動+技術強人+農戶共享”的形式,初步構成了“醋進百家,鋪鋪生噴鼻”的局勢。
釀醋,前后要經過糯米蒸煮、紅酒發酵、醋酸發酵、培菌、陳釀等50多道工序,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。“現在每年能釀5000多斤醋。存儲發酵5年以上的老醋,能賣到30元一斤;10年以上的老醋,能賣到50元一斤。”陳建安介紹。
天井生噴鼻也生金。“我們依托‘一村一品’建設,整合農戶房前屋后、路邊地邊地盤,鼓勵大師發展產業。”鋪下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陳少芳介紹,今朝,全村釀醋人家已由8戶發展到150戶,此中10戶為天井經濟示范戶;本年,全村醋產量預計可達1500噸,帶動全村增收1000多萬元。
農家天井里除了醋噴鼻,還有辛噴鼻。在永春縣達埔鎮新瓊村,村平易近天井中栽種的肉桂、沉噴鼻、檀木、丁噴鼻等噴鼻料植物,散發縷縷噴鼻氣。
“新瓊村有一整條產業鏈,噴鼻料的種植、加工、銷售都可以在村里進行。”達埔鎮副鎮長黃映煒介紹,為解決發展天井經濟面臨的技術、資金、銷路等問題,鎮里提早做好規劃、對接企業,實現產、購、銷一體化經營。
福建農林年夜學鄉村振興學院傳授朱朝枝認為,鄉村發展產業,需求用規劃明確發展標的目的,用政策引導群眾預期。“讓處處天井隨機應變、百花齊放,助力老鄉增添支出、改良生涯,這應當是天井經濟的著眼點和落腳點。”朱朝枝表現。
特點種養
一個鎮年出欄3萬多只年夜鵝
“來啰來啰,都吃得飽飽的!”福建龍巖市武平縣十方鎮黎畬村的養殖戶肖云,熟練地舀起飼料給幾十只雞喂食。
在鎮當局的引導和攙扶下,肖云自2023年起應用天井飼養象洞雞,并與四周的工業園區食堂達成一起配合,銷路不愁。
肖云的天井里,其實還還有一片小六合:2500個菌筒整齊碼放,暗紫色的毛木耳長得有乒乓球鉅細。“給木耳搭架、開口、澆灌,都是我本身干。”肖云說,“我這個農家小院,產業可不算小。”
30多公里外的中堡鎮梧地村,村平易近連仲才在自家院子里養鵝。膘肥體壯的年夜鵝成群結隊,悠閑踱步,不時“曲項向天歌”。
中堡鎮鎮長湯振龍介紹,中堡鎮選定朗德鵝養殖作為天井經濟重點項目,共有60戶養殖示范戶參加,年出欄朗德鵝數量3萬多只,產值近350萬元,戶均增收1.2萬元。
往年,福建省農業農村廳、財政廳聯合出臺計劃,鼓勵天井經濟試點資金用于激勵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收購、承包租賃、評估進股等方法,與農戶樹立緊密的好處聯結機制,聯農帶農發展天井經濟,推動天井經濟實現統一標準、統一購銷、分戶經營,有用下降天井經濟生產和市場風險,保證農戶經濟效益。
依托福建省天井經濟試點縣機遇,武平縣鼎力發展特點種養,為鄉村周全振興注進新活氣。著眼天井經濟三產融會,縣里一方面引導農戶開展百噴鼻果、象洞雞等特點種植養殖,一方面鼎力攙扶農產品加工企業,晉陞產品附加值。“通過培養村企brand、拓寬產品銷售渠道、晉陞信息化程度等舉措,縣里的鄉村產業和天井經濟正邁向全鏈條升級。”武平縣包養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鐘菊文說。
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項目推進處副處長王丹介紹,福建省累計設定銜接資金1.69億元,支撐三批次36個縣(市、區)開展高質量發展天井經濟試點任務,已涌現出一二三產俱全的天井經濟業態。
茶旅融會
滿足年輕消費者多元化需求
“您點的茶,請慢用。”在福建武夷山市興田鎮南源嶺村“福見春莊”小院,主辦人金羽夢為主人端上年夜紅袍茶。
兩年前,金羽夢在自家天井打造了這個小院。小院離途徑不遠,路況方便;院內綠植茂密、茶館清幽,頗有雅韻。一到游玩淡季,來小院憩息、品茶的消費者絡繹不絕。
像這樣小而美的天井,在武夷山市還有良多。“茶旅融會是一條親身經歷性強、附加值高的發展門路。”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討所所長陳常頌認為,發掘好、應用好已有資源,天井經濟可以發揮出更年夜的效益。
在星村鎮黃村村,00后揭方婷將自家閑置的倉庫改革成“茶韻小院”,主動對接時下年輕人的愛好,把新中式茶飲賣到了藍天白云下、綠水青山間。“年輕人想玩好、吃好,還要‘出片’、拍美照。這些需求,我們小院都能滿足。”揭方婷說。
提起天井經濟帶來的改變,黃村村黨支部書記曹軍說:“我們鼓勵大師開發自家天井,打造親子互動、露營、農家樂等分歧業態。這幾年,到黃村村品茶、休閑的游客多了。”往年,黃村村茶產業產值1.5億元,游玩支出3000萬元。
為鼓勵村平易近發展特點種植、休閑游玩、特點手工、生涯服務等天井業態,武夷山市出臺促進天井經濟發展攙扶政策,對發展相應業態的主體給予資金、政策攙扶。
在武夷山市,茶韻小院、荷韻小院等一批特點天井經濟項目,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業態涵蓋了餐飲、平易近宿、田園采摘等。在網絡上,這些顏值高、親身經歷包養網新的小院業態成了“網紅”,頻頻被網友們檢索、分送朋友。
院里開花,院外也要噴鼻。福建省明確,要積極銜接好天井經濟試點資金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,開展與天井經濟相關的路、水、電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,引導群眾對閑置宅基地、邊角地、庭前院后的空位進行升級改革包養網,打形成菜園果園、加工小園、養殖小圈、休閑小站等。
一方天井,不僅是村平易近的生涯居所,更包養成為展現鄉村風貌、傳承鄉村文明、拉動農平易近增收的主要窗口。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介紹,到本年年末,福建力爭培養天井經濟重點村200個以上、天井經濟示范戶600包養網0戶以上。
發佈留言